新功能来啦!快来记录今天我喝了什么咖啡吧

咖啡与茶的历史:你需要知道的九件事

Anon
2024年10月27日
7 分钟读完

咖啡和茶在全球无数的咖啡馆和家庭中有着独特的共生关系。无论走到哪里,总是咖啡和茶相伴。探讨一下这两者的相似点和差异,会是一件有趣的事,下面就来看看咖啡和茶有哪些异同吧。

1. 咖啡都是咖啡,但“茶”不一定是茶

首先,当我们说“咖啡”时,通常指的是咖啡豆,即咖啡树的种子。而无论你喝的是黑咖啡、冷萃、速溶咖啡还是无咖啡因咖啡,这些都来自同一种植物。

而“茶”则不同。日常用语中的“茶”可以指任何泡在热水里的叶子、树皮、根茎、种子等。但从植物学角度来说,真正的“茶”指的是一种名为“山茶”(Camellia sinensis)的植物。所有的茶叶都源自这一植物,并可分为六大类:绿茶、白茶、黄茶、乌龙茶、红茶和黑茶(发酵茶)。而其他不属于这种植物的茶,其实都应该称为“花草茶”。

2. 咖啡是果实,茶是叶子

咖啡和茶都是常绿灌木,但仅此相似。咖啡是由咖啡樱桃的种子制成,是一种热带水果,每年只结果一次。而茶则由植物的新芽制成,在很多气候下全年都可以采摘。

3. 茶的种植区域比咖啡更广泛

在一些地方,你可以在同一片土地上找到咖啡和茶的种植园。茶的种植范围更广,几乎遍布全球,如中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肯尼亚、阿根廷甚至美国南方等。茶不愧是全球第二大饮料,仅次于净水。

4. 咖啡和茶最初是药用

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,那里至今仍生长着数百种未被完全记录的野生咖啡品种。据认为,咖啡在公元六至十五世纪间传入邻近的也门,不同资料对此说法有不同的记载。有趣的是,在阿拉伯地区,咖啡最初被当作传统草药使用,直到后来才发展出研磨、烘焙咖啡豆并作为提神饮品的习惯。

茶的历史则始于东南亚,特别是印度东北部(阿萨姆和那加兰)与中国、缅甸、越南和老挝接壤的地区。这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有着许多尚待研究的野生茶种。与咖啡相似,茶最初也是以药用和食材的形式进入人类生活的。采摘的茶叶被煮入汤中或搭配米饭食用,也被用作养生的保健饮品。直到公元7世纪中期(760至762年),中国诗人陆羽撰写了《茶经》,奠定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。以艺术、诗意和对自然的敬仰为基础的茶文化逐渐在中国兴起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至整个亚洲。

5. 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 vs. 小叶种与大叶种

在咖啡贸易中,主要有两种咖啡树品种:阿拉比卡(Coffea arabica)和罗布斯塔(Coffea canephora)。其中,阿拉比卡是精品咖啡的主要品种,而罗布斯塔则主要用于高产量的大宗市场,两者定位完全不同。罗布斯塔因产量高、抗病能力强,主要用于量产型咖啡,且品质不如阿拉比卡,较少出现在精品咖啡馆中。不过,近年来一些精品烘焙师开始尝试精心种植和筛选罗布斯塔,偶尔也能在精品市场中看到它的身影。

茶叶也有两个主要品种:小叶种(Camellia sinensis)和大叶种(Camellia sinensis var. assamica,简称阿萨姆茶)。地理爱好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,“阿萨姆”这个名字源自印度的阿萨姆邦。与咖啡不同的是,在茶的世界里,小叶种和大叶种被视为平等的品种。它们在适应环境和风味上各有特色:小叶种适合较凉爽的北方气候,而大叶种更适合温暖的热带地区。然而,无论哪一种,都深受茶迷喜爱,如果你喝过茶,基本上就一定尝过这两种中的至少一种。

6. “精品咖啡”和“精品茶”的定义不同

在咖啡行业中,“精品咖啡”专指经过质量评分的阿拉比卡咖啡豆,评分达到100分制中的80分以上才能称为精品咖啡。这种评分体系非常严格和标准化。

相比之下,“精品茶”这个词的定义就没有那么统一了。部分原因是茶不像咖啡那样在商品市场上交易,没有统一的100分评分标准。此外,由于全球茶叶市场种类繁多,大家对于“精品茶”的定义也并不一致,更像是一种“看得懂就懂”的概念。

总体来说,“精品茶”指的是为追求丰富感官体验、支持茶叶作为一种艺术性手工产品的消费者设计的高品质茶。这与超市货架底层的商业茶形成鲜明对比,后者通常以茶包形式售卖(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茶包都是劣质的,关键在于茶叶本身的质量,而不是包装形式)。

7. 咖啡和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同

一般来说,一杯(约236ml)咖啡含有约95毫克的咖啡因,而同等量的茶则低得多,约在14到61毫克之间1。然而,茶的咖啡因含量会因冲泡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。

或许你会以为茶的咖啡因含量取决于茶的种类,比如绿茶、白茶、红茶等,但这其实是个普遍的误解。实际上,茶的类型对咖啡因含量的影响并不大,真正影响的是冲泡的方法。

使用更高温的水和更长的冲泡时间会释放出更多的咖啡因。例如,有人喜欢用2分钟的时间冲泡英式早餐茶,而另一些人则更偏好5分钟的冲泡,这两种情况下,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会有很大的不同。

8. 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的影响与咖啡不同

在咖啡因的影响方面,人们普遍认为喝茶后较少出现“疲劳崩溃”的感觉,而喝咖啡则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这主要是因为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更高。

此外,绿茶和白茶还因含有一种名为L-茶氨酸的氨基酸而具有额外的健康益处2。L-茶氨酸具有强抗氧化效果,它能够减缓咖啡因的吸收,同时帮助大脑产生α波,这种脑波模式通常出现在人们处于平静、专注和警觉状态时。

9. 茶可以多次冲泡,咖啡则不行

咖啡和茶的冲泡方式各具创意和细节,但有一个显著的文化差异:茶叶通常可以反复冲泡,而咖啡粉只能一次性使用。咖啡爱好者一般煮好一壶或一杯咖啡后就会把咖啡渣扔掉,而茶叶则可以重新浸泡多次。那么,这一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?

传统上,茶并不像在西方的咖啡馆中使用大茶壶和大杯子来享用,而是使用更小的茶具,通常每次只泡110ml的小杯,然后多次冲泡。每次冲泡,茶叶会逐渐舒展开来,释放出新的香气和风味。对于茶爱好者来说,端上来一杯事先泡好的茶(看不到茶叶或茶包),是非常令人失望的。

因此,尽情地多泡几次吧,至少可以冲泡两到三次(具体次数取决于茶的种类)。这不是“省钱”或者不礼貌,反复冲泡本身就是茶文化中的一种美好体验。


  1. Chin, J. M., Merves, M. L., Goldberger, B. A., Sampson-Cone, A., & Cone, E. J. (2008). Caffeine content of brewed teas.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, 32(8), 702–704. https://doi.org/10.1093/jat/32.8.702 

  2. L-theanine, a natural constituent in tea, and its effect on mental state. (2008). PubMed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8296328/ 

加入咖啡搭子,开启您的专属体验

  • 🚀 免广告:全站浏览无广告干扰
  • 📎 收藏夹:轻松管理您的喜好
  • 📝 咖啡札记:记录您的冲煮参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