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适量饮用咖啡有不少益处,但对一些人来说,咖啡会加剧他们的焦虑症状。
“咖啡焦虑”确实存在。咖啡中的咖啡因可能引起一种令人心跳加速、手脚发抖的反应,这种状态在某些人身上类似于惊恐发作。
咖啡摄入过量确实可能引发焦虑症状,甚至在已有焦虑障碍基础上诱发焦虑发作。长期大量摄入咖啡者中,“咖啡焦虑”相当常见。如果这种焦虑状态持续超过六个月,甚至可能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(GAD)。
白天喝太多咖啡可能会导致你过于警觉、坐立不安,甚至难以入睡。你可能会感到心神不宁、肌肉不自觉抽搐,或在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。
如果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,并无大碍;但若持续出现,就可能是焦虑正在发展中的警示信号。你甚至可能误将实际的焦虑障碍(如惊恐障碍、社交焦虑症或广场恐惧症)归因于咖啡。
环境与遗传因素都会影响你患焦虑障碍的倾向。虽然我们对遗传难以控制,但仍可努力控制外部因素,比如压力、饮食、饮品摄入,以及药物和酒精使用。
喝多少咖啡会引发焦虑?
咖啡因作为一种兴奋剂,天然具有激发“战斗或逃跑”机制的作用。它能让我们更警觉、减少困倦,从而精力充沛地迎接挑战。但如果你对咖啡因敏感,即便只喝一小杯,也可能引发焦虑反应。
美国著名健康机构梅奥诊所(Mayo Clinic)在其文章《Caffeine: How much is too much?》1中指出,一般健康成人每日可耐受大约400毫克咖啡因,相当于四杯滴滤咖啡。当然,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建议:有些人可摄入更多而无不适反应,而另一些人仅一杯咖啡就会感到心慌意乱。
因此,能喝多少咖啡不引发焦虑,真的因人而异。如果你喝茶、可乐或能量饮料(如红牛)后也会感到焦躁或头痛,那你应该控制咖啡的摄入。可以选择脱因咖啡,它也有许多健康益处。同时,市面上也有一些低咖啡因、低酸性的咖啡豆可供选择。
对于不常喝咖啡的人来说,哪怕只喝一杯,也可能引发焦虑、烦躁或坐立不安等症状。
而持续饮用咖啡可能会增加耐受性,让你不得不喝更多来获得相同提神效果。但与此同时,你可能也会变得更加焦虑,甚至产生对咖啡因的依赖。几天不喝咖啡,你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,如烦躁、头痛、疲劳、肌肉酸痛或思维迟钝等。
如何缓解“咖啡焦虑”?
既然我们已经讨论了咖啡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焦虑问题,以下是几种缓解“咖啡焦虑”或长期咖啡相关焦虑的方法。
1. 运动
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做些轻度运动。运动可帮助身体代谢多余的咖啡因,同时缓解紧张感,让你重新掌控身心。
2. 补水
咖啡有脱水作用,因此应每喝一杯咖啡,就配一杯水。若你因喝太多而感到不适,可以适量多喝水,加速咖啡因排出体外。虽然不能立刻完全清除,但能有效减轻初期的焦虑感。
3. 减少咖啡因摄入
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却关键。除了少喝咖啡,你也可以试试其他策略:
- 下午或晚上改喝脱因咖啡;
- 留意其他咖啡因来源如汽水、巧克力、能量饮料或健身补剂,这些也会提高总摄入量。
4. 深呼吸
当你焦虑或咖啡摄入过量时,通常会呼吸急促而浅。通过有意识的深呼吸——慢而深地吸气与呼气——可有效降低心率、放松身心,帮助你摆脱焦虑感。
5. 补充维生素C
咖啡因可能让身体误以为维C缺乏。补充维C(如食用橘子、猕猴桃、草莓、甜椒、西兰花、番茄或菠菜),有助于恢复体内平衡并改善不适。
6. 喝草本茶
草本茶不仅有助消化、促进代谢咖啡因,还能安神定心,减缓心率。
7. 补充电解质
咖啡因可能造成轻微脱水,补充电解质(如电解质泡腾片)能帮助身体保持钠离子平衡,提升整体功能。泡在一大杯水里,一举两得。
总结
咖啡是全球许多人喜爱的饮品,但“过犹不及”也是事实。过量饮用会导致失眠和焦虑,“咖啡焦虑”是真实存在的现象。有时候你以为只是咖啡喝多了,但背后可能掩盖着真正的心理疾病。
若你正经历焦虑发作或咖啡引发的不适,试试以上方法缓解自己。若症状持续或加剧,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。
-
Caffeine: How much is too much? (n.d.). Mayo Clinic.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healthy-lifestyle/nutrition-and-healthy-eating/in-depth/caffeine/art-20045678 ↩